林旭忧心忡忡:“大人雷厉风行,平定叛乱,自然是好事。但这样杀伐果断,恐怕会有人说您滥杀无辜啊。”
宁烈冷笑一声:“滥杀无辜?这些人勾结叛党,图谋不轨,证据确凿,何来无辜?若是心软,只会让更多无辜百姓受害。”
林旭不再劝阻,只是提醒道:“大人英明。不过,有件事须提前告知大人。”
“什么事?”
“京城那边,开始有人弹劾大人‘专权跋扈’了。”
宁烈闻言一愣,随即哈哈大笑:“果然如此。我不在京城,那些老狐狸就开始蠢蠢欲动了。”
林旭担忧道:“大人不担心吗?”
宁烈胸有成竹:“有陛下在,我怕什么?再说,我手中有父亲的遗书,那些老狐狸若敢太过分,我就掀开这些陈年旧事,看他们如何收场。”
林旭不解:“大人的意思是?”
宁烈神秘的笑了笑:“时机未到,暂不便多说。不过,你要做好准备,我平定南方后,就要回京城一趟了。”
随着政策推行和叛乱平息,南方渐渐恢复了平静。
三个月后,宁烈终于可以松一口气,准备回京复命。
临行前夕,刘谨带来了一个意外的消息:“大人,南海有商船发现了一支奇怪的船队,悬挂着从未见过的旗帜。”
宁烈好奇的问:“外国商船?”
“不像,”
刘谨摇头,“据商人描述,那些船只比我们的大的多,船上有奇怪的武器,能喷火发射铁弹。”
宁烈眉头紧锁:“听起来像是西洋船……这可不是好消息。派人密切关注,一有消息立刻报告。”
交代完南方的事务,宁烈带着父亲的遗书和一些重要文件,启程北上。
途中,他不断收到京城传来的消息:朝中派系争斗愈演愈烈,一部分大臣支持他继续掌权,另一部分则极力反对,要求限制他的权力。
“这些老狐狸,一天不消停。”
宁烈冷笑着对刘谨说,“看来我不在京城的这段时间,他们憋了一肚子坏水啊。”
刘谨担忧道:“大人,此次回京恐怕会面临不小的阻力。尤其是户部尚书张俊和礼部尚书萧远,据说已经联合起来对付您了。”
宁烈不以为然:“雕虫小技而已。我倒要看看,他们能耍出什么花样来。”
经过十多天的跋涉,宁烈一行人终于抵达京城。
与上次离开时不同,这次竟无一人出城相迎。
“看来我不受欢迎啊。”
宁烈讽刺的说,但心中已有所准备。
入城后,宁烈径直前往皇宫,求见司空玉。
然而,令他意外的是,宫门守卫竟然拦住了他:“太师大人,陛下正在与群臣议事,暂时不见外客。”
“外客?”
宁烈冷笑,“我何时成了外客了?”
守卫支支吾吾,显然是受了上面的指示。
宁烈不想与小兵纠缠,冷冷的说:“回去告诉你们的主子,就说我宁烈回来了,若是继续阻拦,别怪我不客气!”
说完,他转身离去,回到镇南王府。
府中,老周已在门口等候多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