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讨论声逐渐飘远,姜斯出了这处废弃居民楼的大门,目见一片荒草连天,遍地废砖烂瓦,哪还有几十年前的盛况。
轻轻冷冷的月华洒了一地,除却脚下踩地的声音,再别无其他。
事情忙完了,他体力也已消耗殆尽。姜斯走了一会,就忍不住把自己挂在海棣身上,让他拖着走。
两人各在两个城市,见一面都难,别说天天在一起。此刻就算不说话也是别有乐趣。
。
第一次约会对姜斯来说是种非常新奇的体验。
榕城市生活节奏慢,但各种基础设施蛮完善,一线城市有的,这里一样不少,又有山有水,是个养老居住的好地方。
两人如普通情侣一样,看完电影后吃饭,然后到处闲逛。
附近有个文化广场,也不知道在举行什么活动,傍晚时架起上千盏灯笼,呈两列排放,沿着广场弯弯绕绕,又有不少小摊在旁边支着趁机售卖商品,吸引了附近不少居民观看,好不热闹。
姜斯不喜欢往人多的地方凑,见状蹙起眉心,就要拉着海棣避开这条路。
忽地余光远远瞥见被风吹起的灯笼一角,有条长长的幡布翩飞。
立时便顿住脚步,纳闷道:“这里怎么会有这个东西。”
“什么?”他说话声音小,周围人声鼎沸,太过嘈杂,海棣只能听见他开口的声音,却听不清具体在说什么。
姜斯稍微凑近他说道:“你先等会,我要拍个照片。”
海棣便等着他拍。
姜斯将取景框拉至最大,发现自己并没有看错,真的和他想的一模一样。随手摁下快门,连拍了好几张才罢休。
正要收起手机,忽然想起他今天是出来约会的。
拉近和海棣的距离,兴致勃勃来张合照。
海棣倒没拒绝,就是在镜头前显得有点生硬。姜斯让他试着笑笑,别绷着脸。
海棣照做,结果还不如不笑。照片看着跟和领导视察时拍的一样,就差一身西装领带加身。
姜斯看着照片吐槽,“见过上相变丑的人,第一次见上相变公务风的。”
“要不我给你拍吧?拍你好看。”海棣自己倒无所谓,不过留几张姜斯的照片存着也挺好。
“你先别说话。”姜斯对着照片沉吟几秒,果断指挥道:“你把这件风衣脱了,对,搭在手臂上,然后衬衫扣子解开两颗。”
姜导毕竟久在艺术领域浸淫,见多识广,眼光毒辣。让海棣乖乖照他说的这么做后,果然看着是比刚才好了很多。
最后还差一点……
姜斯趁他不注意,扬手把他头发揉了揉,趁着他看过来的时候,再摁下快门。
姜斯这次满意了,拉着他看照片。
照片中背后的各色灯光全部虚焦,近处几支垂柳适时被风吹动柳条,姜斯单手冲着镜头比耶,身后是海棣有些茫然的看过来,脸上面无表情,可眼中含笑,默默看着姜斯。
灯火人群都在这时定格,最好的时光被记录下来。
海棣也很满意,当即发了朋友圈,留下一群观看朋友圈的商业伙伴和家人处于懵逼状态,不知所以然。
这不年不节的,一年也发不了一次朋友圈的人,突然发朋友圈到底为什么?
几个一直想和海棣合作的老板,甚至找来秘书一起分析研究这有什么深意,试图弄明白他的心思,方便投其所好,在海棣那边留下点印象。
海夫人是第一个评论并点赞的,她太了解自己儿子,一眼就瞧出照片肯定是姜斯撺掇拍的。
并表示拍的非常好,欢迎小姜下次来家里玩。
……
“你刚才瞧见什么了?脸色这么奇怪。”海棣重新穿好衣服,挽着他的手,边走边问。
姜斯诧异摸了摸自己的脸,“我有吗?”
见他点头,只能老实道:“我刚才站在敲上瞥见那边灯笼上似乎有招魂幡。”
说到这,他特意指了指,“魂幡又叫铭旌,顾名思义就招纳亡魂,引魂升天的物件儿。自古就有白事挂魂幡,随着灵柩入土为安,送亡魂归天的习俗”
“就是这里突然出现魂幡太过奇怪了。”姜斯依旧不理解,“我想不通在这里挂这东西有什么用。”
“想不通就去问问。”海棣说着便走朝那边走过去,这个活动有志愿者维持秩序,他找人问了两句。
不一会就过来同姜斯讲话,“说是本地企业赞助的活动,这些灯笼也是他们提供的,具体有什么东西这些志愿者也不清楚。”
“本地企业?”姜斯问道:“说是哪家了吗?”
“是家房地产公司,老板貌似姓石。”
姜斯点头,见他还想拿手机找人去调查,一把拦下来。无奈道:“我就是好奇,不用非得知道怎么回事。”
“有时间还是去其他地方逛逛吧。”
他转头就把这事抛之脑后,专心玩了起来,完全没想到,就在几天后这位姓石的老板会亲自登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