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从南面回来的探子,则说还没有打探到从达县过来的合围军队。
左良玉想,达县比南江远得多,可能还要一两天吧,那就不等了,就和南江来的军队,再加上巴中城里的戍军,只要戍军多坚持半个时辰,咱们两支部队,也能把贼军打跑并重创之!
于是修书,派人星夜送往南江军队,要他们明天早上就快速赶往巴中合击贼军。
然后,也吩咐自己的军队,明天早晨提前一个时辰吃早饭,跑步朝巴中城追赶。
嘿嘿,左良玉挥师追赶张献忠军,心里琢磨着,不指望城里那点儿戍军能杀多少敌,他们只消守住城墙不让贼军进城就够了,自己军和南江军从两个方向,突袭杀他们的后背!
就算他贼军特别能打,但在他们措手不及之时,也杀掉他几千人了!
等到把他们赶跑了,怎么也能重重地创他一家伙,咱再来谋划下一轮合击!
然而,当左良玉军来到巴中时,没有能见到想象中的黑压压的贼军正在攻城,却是城门大开,连个守城门的人都没有!
前面的将领差人到后面向左良玉报告情况,左良玉听了,大吃一惊:贼军这么快就攻进城了?
赶忙带上中军一行将领,策马跑到前面一看,但见城门洞开,城上城下都无一人,倒是城门口有几具尸体!
难道是张献忠连夜攻下了巴中,给本督唱空城计?
或者要想在城里设伏,诱本督进城,伏击本督?
一时之间,左良玉不敢挥兵进城,就下令全军,先把城池团团围住再说!
于是,左良玉的十几万剿总大军,把个小小巴中城,围了个铁桶一般!
结果,还是绕过去包围西门的将领发现,西门外有大军走过的痕迹!
就又跑来报告左良玉,左良玉等人赶到西门一看,果然见到有大军刚走过的痕迹!
于是又派军士往前再细看一段路!
过了不短的一会儿,军士回来报告说:“启禀大帅,我等往前查看了七八里,全都是大军走过的状态!”
左良玉又问身边将领:“南江的合围军到了没有?”
“尚未有人来报告,应该还没有到!”
左良玉生气地说:“他妈的,也是贼军已经走了,要是贼军还在城里,他们这么慢腾腾地配合合围,黄花菜都凉了!”
有将领问:“看样子刚走,那咱们马上追击吧?”
左良玉说:“稍安毋躁,立即派一个千户所进城去看个究竟,以免等我们去追贼军了,贼军在城里埋有伏兵,反而对我们来个前后夹击!”
“还是大帅所虑周到!”
于是,左良玉手下的一个将领就派了一支千户所,就从西门进城去看究竟。
结果,少半个时辰后,这支千户所出城来了。
千户指挥使前来报告:“启禀大帅,卑职把城内的主要街道全都看了,百姓家家关门闭户,但府衙、戍军军营和富豪的宅子里,到处都是尸体!
“知府的首级还挂在府衙大门顶额上,城中并无一兵半卒!
“卑职敲开几户人家的门,打听了一下,百姓说义军天不见亮就走了,赶往苍溪去了,说是要赶着把苍溪那一线的五六个县城拿掉,还要赶着一路打往成都!”
左良玉一听,跌脚道:“遭了,这一折腾耽误,贼军又多跑了二三十里地了!
“可能又拉下了一天多两天的路程了!传令,赶紧追击,不等南江军了!”
立即,又派人快马去发通知,要顺庆府的南充都司参加围堵。
于是,围城的队形,又还原成追击的队形,左良玉军就径直朝苍溪而去。
开始,走在前面的先头军一路看见确实走了好远都还有大军走过的踪迹,因左良玉催得快,后来也就不再关注道路了,就一路小跑,往苍溪追去。
这一带,属于大巴山脉西部,是大山区,看着直线距离不远,一两天就能走拢的地方,就要两三天甚至更多时间,才能走到。
因为驿道必须顺水和顺山走,所以左良玉再怎么催促,从巴中到苍溪,也要三天以上时间!
然而,等左良玉军到了苍溪时,眼前的现实,却让他一头雾水,这里根本就没有什么军队来过!
张献忠这厮,咋个这么狡猾啊,他到底到哪儿去了?不会钻了地缝吧?
这一线既然没有踪影,那就还是先返回巴中再说吧,数万人的队伍呢,不信就找不到一点儿蛛丝马迹!
于是,气急败坏的左良玉,又只好下令返回巴中。
然而,左良玉回到了巴中,正还在休息喘气,还没来得及派人打听贼军下落时,却又接到了远哨的报告,说是在镇巴发现了贼军大军的踪影!
他妈的,这到底是咋回事儿啊?左良玉彻底蒙圈儿了!
镇巴可是陕西地界了呀,难到张献忠的目标不是成都?
——内容来自【咪咕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