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人,又不是像李云飞那样的读书人,不干活,以后吃屎啊?
就算许云帆身上有点银子,但有银子也不是这么嚯嚯的,该省的还得省。
方婶考虑的长远,“就算许小子身上有点银子,但你们日后的日子还长,婶听他说,待他十八了便同你成亲,到时候,婚事得办吧,没个几年,你们就该要个孩子了,这日子过的就是一个柴米油盐酱醋茶,样样都要银子,他干不了农活,等身上的银子花完了,难不成你要养他吗?”
“方婶,云帆不怎么会干地里的活,但是他很勤快,会做的,他都抢着做,最近他也在做生意了,家里现在都是他在养。”秦润想,许云帆本事那么大,哪里用得着他养。
一旁的一位夫郎道:“是啊,方婶,你别瞎操心了,许小子没点本事,安哥儿几个能天天有糖吃?”
不止安哥儿他们有糖吃,就前几天,许云帆上了小秦家的户籍,这小子高兴,袋里装了满满一袋子糖,逢人就发,在他们秦氏这边的晒谷场与几个大叔吹了一下午,也不知道聊了个啥,几个汉子笑声震得偷吃谷子的麻雀吓的都不敢靠近,隔着大老远都能听到,就连晚饭都不想回去吃,要不是家里孩子来催了几次,天也快黑了,估计他们还想着跟许云帆继续吹。
“许小子做生意了?他做的什么生意?”
就在方婶柳婶好奇许云帆做什么生意时,秦大娘跟秦二媳妇还有秦三夫郎过来了。
一过来,秦大娘三人就听到方婶的问题,当下直接就走了过去,“润哥儿,明儿就去上工了,你都准备好了吗?”
他们婆媳几个之所以来的晚,就是在家准备东西了,这围裙啊什么都得准备好,许云帆可说了,做吃食卖,一定要干净了,因此他们几个特意在家做了几件围裙还有整理一些小毛巾、扫帚出来,到时候去了食堂,打扫啥的都方便。
有许云帆的交代,秦大娘也缝制了几个奇奇怪怪不知干啥子用的东西,但许云帆说,那玩意叫口罩,到时候要用的。
“上工?上啥工啊?”方婶等一众在院子里忙活的人都懵逼了,“不是,难不成你们在镇上找到活了?”
秦大有媳妇拔着鸡毛,“镇上啥活需要这么多人?”
秦大有看过去,“婶,你们该不会是被骗了吧?”
他去镇上找活干过,从没见哪个活计需要这么多人,又不是码头那扛大包的活。
秦大娘笑了,前几天,因为不确定上工的时间,虽然签订了契书,但秦大娘他们总怕许云帆办事不稳妥,谁让许云帆的真本事,他们没亲眼所见,耳听终究为虚的多,因此,他们不好到处嚷嚷许云帆承包食堂的事,就怕到时候办不下来了,许云帆尴尬。
现在确定上工的时间了,还是后天,秦大娘他们终于可以确定,自然也就没什么不能说的了。
秦大娘袖子一挽,加入拔鸭毛的队伍,笑了出来,“怎么会,后天我们就给许小子干活去。”
秦大树身为家里的独子,好不容易娶着媳妇了,自然得大办,杀猪了还不算,还抓了五只鸭五只鸡来杀,这架势,可谓是非常有排面了。
寻常人家娶亲,能杀头猪就不错了,看看秦大树,鸡鸭猪都有,就阔绰。
杀猪的几个汉子,刮猪毛的,打水的都停了下来,一个个竖起耳朵。
秦老作为族长,年纪上来了,但作为族里为数不多的识字人,记账的事自然得他来忙活,听到秦大娘的话,秦老搁笔,“你们给许小子干活去?什么意思啊?”
秦二媳妇跟秦三夫郎你一句,我补充一句,大家伙这才晓得了。
这下子,整个院子安静了下来,唯独院外看完杀猪的几个孩子聚在一起叽叽喳喳的分着糖,好不开心。
许云帆给秦安他们的糖多,秦安他们要出门时,他特意嘱咐过,见到认识的小伙伴了,要学会分享,三个蛋他们牢记许云帆的话,这会见到秦氏的几个孩子,同他们还有一起割过猪草的交情,这才分了他们每人一颗糖。
能在清风书院内找到活干,难怪许云帆出手那么大方,不但给秦安他们几个糖吃,还大方的让他们分糖,感情人家是不缺这点东西。
而且,许云帆要做的生意是什么生意,那可是清风书院的食堂啊!
虽一开始不知道食堂是个啥玩意,但秦润一通解释后,一个个哪还能不知道食堂是什么地。
清风书院又是什么地方?
许云帆怎么会认识里边的人,从而有门路寻了这么一条发财的路子?
院子里的一众人心情激动,看向秦润的目光,更是说不出的复杂。
羡慕,那肯定是羡慕的。
早前穷的连顿肉都吃不上的小秦家,因为许云帆的到来,如今已然成了他们需要高攀的存在。
这时候,秦三娘他们也来了,秦大有媳妇不禁问了一嘴,“三婶,你们咋的也来晚了?莫不是后天也要跟着许小子上工去?”
“哎哟,这事你咋的知道了?”秦三娘扫了一眼,发现秦大娘他们都在,还有什么不明白的。
方婶等人这会是彻底说不出话了。
羡慕,太羡慕了。
看看,现在因为许云帆,小秦家起来了,连带着之前同小秦家交好的秦大娘几家都沾了光。
但他们再羡慕也没法子,他们同小秦家虽不交恶,但总归做不到像秦大娘几家一样的,毕竟各家有各家的日子要过,他们的生活尚未富足到顿顿有肉吃的地步,自然无暇顾及旁人。
因此,乍然得知许云帆这么有出息,一人升天,连带着秦大娘他们都飞了,除了羡慕,他们还能说什么呢。
一些刚嫁入秦氏的小夫郎小媳妇,无不羡慕秦润,觉得他是苦尽甘来了,有的人则是觉得秦润走了狗屎运,他怎地运气那么好,偏偏许云帆就被他给捡到了呢?
诚然,许云帆是不怎么会干农活,但人家有本事,能挣银子啊!
种田也是为了赚钱混口饭吃,可他们一年到头,光靠种地,收入能有多少?
哪怕他们没去过清风书院,但作为大晏朝的子民,谁不知道,清风书院可是除了国子监之外,数一数二的好学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