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许云帆这么一说,秦润才明白秦安为何犹豫了,“想见方奶奶了?那你跟我一块去吧。”
许云帆诧异道:“哦,咱门安哥儿跟方奶奶很好?”
秦安:“方奶奶很好,还给我鸡蛋吃。”
秦润点了点头,“方大伯一家都挺好的,跟秦大娘他们一样,都是好人。”
对秦润而言,他之所以认为秦大娘他们好,不是因为他们帮过他,他们就是好人,而那些没帮过他的就都是坏人。
而是,方家,秦大娘,乃至一些秦氏族人并不像其他人那样背后议论他,说他是非,污蔑他的清白,更不会看不起他,处处编排他。
秦润想,要不是条件不允许,他难得上门,应该带点东西过去的,可他没有银子,家里的那些米粮,哪一样不是用许云帆赚来的银子买的?
秦安不知道他与许云帆的真实关系,难道他还不知道吗?
他怎么好意思拿许云帆买的东西当礼物拿去送人呢?
许云帆当初愿意同他回来是为了什么?秦润记得的,他说过,他会养许云帆,让他什么都不用做。
眼下,他做不到不说,还吃许云帆的,花许云帆的银子,甚至连秦安都受许云帆照顾,吃了许云帆那么多好吃的东西,就这,他怎么好意思拿许云帆买的东西去送人?
秦润是这么想,可许云帆不这么想啊!
对许云帆来说,他把秦润兄弟当家人看,在这个陌生的地方,他们就是他最熟悉的人,自家人,何必斤斤计较这么多?
再说了,秦润救他一命,这是花银子就能两清的事?
就算能,许云帆想,他这个人,怎么也得值个几千万两黄金的。
几千万两黄金,他目前是搞不来了,但对秦润兄弟好,他是能做到的。
“既然安哥儿是去看的方奶奶,空手过去不合适,秦润,今早买的肉包呢?不是还剩下几个?”
“嗯,还剩下四个。”秦润看向许云帆,“你要让我带肉包子去看方奶奶?”
许云帆不太懂这些人情世故,“怎么了,不行吗?四个肉包是少了点,都不够一家人分,但现在,能拿得出手的,也就肉包了。”
“不是的。”秦润摇摇头,向着许云帆走了几步,“我只是没想到,你会让我把肉包子拿去给方奶奶。”
一个肉包子两文钱,一个壮汉在镇上找活干,一天不过十几二十文。
秦润之前在镇上干过活,那些雇主也不是什么大富大贵的人家,一些脏活累活,实在不想自己干,才会想找人做,但让他们掏钱,他们又觉得肉疼,所以,这些人总会把工钱压得很低,反正,你爱干干,不想干就滚,谁让每年农闲时,去镇上找活干的人很多,你不做,自然有大把人抢着干,他们便也不缺人。
有一次秦润在镇上给人掏粪坑,将粪坑里的粪水挑去地里倒,从镇上到镇外的地,怎么也得有几里路,那一天,他从早挑到晚,不知挑了多少担,肩膀都肿了。
辛苦一天,换来的,不过是二十文钱,也就是十个肉包子的钱。
现在,许云帆让他一下子拿四个肉包送人,秦润自然是震惊的。
许云帆丝毫不在意的摆摆手,“哎呀,四个肉包子而已,有什么好舍不得的,你们赶紧去吧,等正午就更热了。”
目送秦润兄弟出门后,许云帆趁着火灶里火星尚存,赶紧又加了几根柴火进去。
许云帆看柴火冒出烟了,拿过一旁的火筒,鼓起腮帮子就是使劲吹。
等火好不容易起好了,许云帆才起身走到案板前,拿出木盆里已经醒发好的面团。
因为加了鸡蛋的缘故,黄色的面团看起来还挺好看。
许云帆开始擀面,将面团先揉搓一番排气,随后再搓成长条,在逐一扯成小团。
把小团的面团擀成不长的长条后再卷起来,做好这些,许云帆找出八九个碗来。
古代的碗比较大,许云帆在碗里刷了一层猪油,再把卷好的面放到碗里,因为碗大,许云帆一个碗放了两个,这样一来,等其蒸好了,形状也会更好看一些。
做完这一步,还不能直接蒸,要等面二次醒发,这样做出来的面包才会更松软。
等面醒发好后,许云帆往锅里打了水,放上一排竹架,转身去碗柜上又拿了一个鸡蛋。
这个鸡蛋,只用蛋黄就足够了。
把蛋黄搅拌均匀,再往碗里的面卷上涂上一层蛋黄液,最后,没有防水的保鲜膜,许云帆只能去找了几片芭蕉叶做出了几个“大盘”来,扣在碗口上,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减少水蒸气的进入。
一切做好了,许云帆盖好由木板制成的锅盖,坐到灶台前添加几根柴火。
许云帆这次揉的面不少,看量,能蒸两锅。
面包蒸的差不多的时候,秦润兄弟俩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