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轧钢厂新民品车间开工,高质量大宽幅合金钢板一出,填补了国内的空白。
随着专业检测机构的报告的公开,订单接踵而来,生产任务直接排满。
需求单位不傻,用质量好钢板生产出来的产品质量就会提高,质量提干了全国范围内有限的订单就会优先给他们。
这是一个良性循环!
工厂有订单和没订单的差别谁都知道。先有订单了,物资供应就会提高,职工福利待遇就会好!
再有,订单多了功劳就多,功劳谁都想要!
不过为了保证产品质量,何雨柱要求严格控制生产工艺,不能违规提高生产度,保证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生产。
机器设备的维护保养也都得按时进行,及时进行。
不过订单压力过大,何雨柱勉强答应开夜班,但是必须是在把夜班工人培训完成之后。
出于安全考虑,何雨柱建议并请求林春生暗中担负起两个新车间的内部安全保卫的责任,目的当然就是防敌特防泄密。
当然了事儿我不能让人白干,经费还是要给的。
这事情也得到了李怀德的认可,他的脑子里还是有反敌特的那根弦的!
经费就从小金库里出,反正也用不了多少!
林春生也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反正钱是收了。
民品车间这边红红火火,军品这边相对就比较冷淡一点。
不是没有订单,也不是订单少,而是订单不挣钱!
他们的产品质量是最顶级的,但是价格是统一定的,跟别人家的一样。
要是算上设备的折旧,根本不挣钱!
不过有一点,那就是这个时期对于企业的评价标准不是挣不挣钱,而是贡献大不大。
生产多自然就是贡献多!
所以红星厂的产品质量再好何雨柱也不敢提出涨价钱。
产品倒是供不应求,同等价钱谁不想要好产品呢?
时间过了两个月。
-精确射手步枪的生产许可还没下来,所以也就无法安排生产。
即使生产了总后也不会安排收货。
何雨柱也不急,他猜测是有军工厂在仿制这款步枪。
这种事在国内司空见惯,反正也没有专利保护,上边安排哪个厂生产就会把技术资料给哪个厂。
这都是任务和革命分工。
估计在其他军工厂仿制失败之前,生产许可证是不会下来的。
现在何雨柱最害怕的是五机部那边强行征调他们的设备和培养好的技术人员和工人。
不过何雨柱也不怕,-步枪只是小改,要想枪支性能稳定、皮实耐用,光改枪管是不行的,结构件也得改。
而且要想挥步枪的射程优势,还要给枪配一个合适的狙击镜。
另外子弹和弹匣也要有所改变,改成二十弹匣下方供弹模式,以提高持续射击持续压制能力。
这样一改就不能叫-了,应该叫-了。
何雨柱心中有数,也不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