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大国日化1981格格党 > 第99章(第1页)

第99章(第1页)

两天后,周渔带着徐倩提前到了南河省轻工业厅。

周渔因为梅树村和广交会的关系,和商务厅来往比较多,轻工业厅这边,她倒是第一次来。

通知的开会地点是会议室,进来后,周渔就直奔这里——这会儿离着约定时间还有半小时,有两个工作人员在会议室里调整椅子。

门是开着的,所以能看到里面的情景,这就是个普通的会议室,平时应该是一张椭圆桌,周边围了两圈椅子。

不过大概是为了这次的对比,所以进行了变动,椭圆桌撤掉了,一侧是黑板,下面放着三排椅子,第一排三个,后面都是五个,应该是给进行评定的成员坐的。

问题是,这会儿又第一排加了一个位置,一共四个,徐倩说:“这是临时有人要来吗?”

周渔认同:“应该是。”而且职级应该不低。

徐倩忍不住猜测:“除了轻工业厅,商务厅,银行,还有哪里的人来啊。”

这就不好猜测了,往大里说,他们这是第一家私企申请大额外汇贷款,往小里说,恐怕也是第一次申请贷款进行竞争的,还是国营和私企的竞争,谁来都有可能。

又等了十分钟,离着开始还有二十分钟的时候,南河日化的人也到了,来的是他们的新任厂长牛看山,身后跟着两个人,应该是下属。

两边虽然合作过,还是同行,事实上,原先梅树村都是业务处联系,周渔也没参加过任何日化方面的会议,并没有交流过。

周渔是个自来熟,不过跟南河日化前有矛盾后有竞争,所以她并没有动,只是在牛看山看过来的时候点点头。

没想到的是,就这一个点头,居然把牛看山招惹过来了。

徐倩都愣了,小声说:“他过来干什么?不会放狠话吧。”

倒也不是不可能,就要看牛看山是赵立勇那样的,还是李晓明那样的。很快,对方就走到了面前,他有五十来岁,跟气质儒雅的苏启生比较,是完全两个不同类型。

身高肯定有一米八以上,国字脸,脸上颇有风霜感。

走到跟前第一句话就是:“周总,我是南河日化牛看山,你对浓缩洗衣粉的分析我看到了,我表示认同,感谢你的提醒,让我们避免了大错。”

因着薛兰山的缘故,周渔对南河日化一向不感冒,在她看来,下属就是领导能力的展现,他用人的能力实在不行。

不过没想到,牛看山还是很磊落的,周渔就说:“都是夏国人,应该的。”

牛看山显然也不愿意多跟周渔交流,说完后,很快就告辞进了门,找了最后一排的位置坐下。

周渔在外面等了等,就瞧见苏启生、蒋学他们过来了,旁边还有不认识的人,进入到会议室后,却坐在了中间位置。不过,这中间只介绍了轻工业厅副厅长张成新,另一位并没有介绍。

会议在轻工业厅开的,自然是以张成新为主,开头他就坦言:“这么多年,想要上同一套设备的情况不少,但是当面竞争是第一次。我们就是想听听你们各自的想法,不用拘束,随便聊聊。”

但谁都知道,这可是事关结果,聊的内容很重要。当然,谈的顺序也很重要,先聊可能暴露自身的优势,也可能会留下深刻印象。张成新他们显然不内耗,直接说:“为了公平起见,第一个谈的时候,第二位请出去等候。谁先来?”

周渔还没反应,对面的牛看山已经站了起来:“我们南河日化来吧。”

周渔就起了身,带着徐倩出了门,有工作人员在旁边准备了一间办公室,让他们等在了那里。

会议室里,门一关,牛看山就带着稿子上了讲台,不过与平日里做报告开会不一样,这里只有讲台没有桌子椅子,只能站着讲。牛看山适应了一下,深深沉了口气,才面带坚毅之色讲了起来。

“我们南河日化在1981年之前,效益一直不错,究其原因,我们分析有两个,一是竞争少,二是管理比较严格。

从1982年开始,各日化厂产品进驻南河,我们的管理上出了漏洞,对内,车间人员懈怠,很多人本着吃大锅饭的想法,少干不干。

对外,因为目光短浅,从梅树村撤柜,销售上瘸了一条腿。外加没有相应的监管办法,业务处原处长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欺下瞒上,导致我们厂从去年起效益大降,今年更是入不敷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出改变是南河日化必须走的一步。”

他这个开头很平实,没什么出彩的地方,但有一点可取,那就是认清楚了自身的问题,所以,下面的领导们看着表情都挺好。

牛看山又接着讲了为什么选中了洗衣粉生产线——一是省内的七千万缺口,二是在全国范围内,肥皂销量节节下降,洗衣粉销量在节节攀升,洗衣粉是大势所趋。三是全国的洗衣粉生产线全部都是土法自制,生产能力小,成本高,相较来说,进口生产线能够最快效率产出合格又足量的洗衣粉。

这三个原因几乎是所有准备引进设备的主要原因,所以底下人沙沙地记着,并没有说什么。

牛看山接着说:“囿于我们目前的状况,生产线引进回来,我们怎么才能保证尽快盈利,我们厂从以下两点入手。”

“第一,对于我们的管理制度进行改革。”

“我们通过了大量走访,明确了我们的现在的问题所在,车间人少事多,领导干部人多事少,导致多干活拿得少,少干活拿得多,分配和监管都有问题。”

这话一出,下面就有领导点头了,南河日化存在问题是无需质疑的,但显然不是所有厂长都能认识到错误,都敢当面承认错误。

“介于此,一,我们在上个星期颁布了三项规定,一是进行人员调整,裁剪科室多余人员,不养闲人。我们厂共有员工767人,其中,厂领导6人,各科室人员251人,后勤93人,工人417人。”

“经过调整后,各科室人员减为141人,后勤人员增加5人,为98人,工人增加105人,共522人。”

他解释道:“这是因为过去因为管理松散,很多人以工代干,进入了科室,实际上,我们科室人员臃肿,人浮于事,所以在这次调整中,除有突出贡献的个别员工,其他的一概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要知道,能去科室的,肯定是走了门路的,如今一刀切全部返回,顶着的是非一般的压力。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