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日后,晨光初破,天边泛起鱼肚白,言府便已热闹起来。
整个府邸张灯结彩,下人们忙得脚不沾地,从厨房到正厅,从库房到花园,都在为迎接言老爷回府做着最后的准备。
从大门外一直延伸到府内,一路都是身着统一服饰的下人,他们整齐地排列在道路两旁,犹如两条长龙,恭迎着一家之主的归来。
一辆豪华的马车缓缓驶来,车轮滚滚,扬起一片尘土。
马车由四匹高大健壮的骏马拉着,马匹身上的鬃毛在阳光下闪烁着金色的光芒,它们步伐矫健,昂挺胸,仿佛在向世人展示着言府的威严与荣耀。
言老爷,言宇轩,端坐在马车之中。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身形高挑挺拔,犹如一棵苍松,肤色健康黝黑,那是常年在外奔波留下的痕迹,更增添了几分成熟男人的魅力。
“恭迎老爷回府!”随着一声嘹亮的呼喊,整个言府瞬间沸腾起来。
声音犹如洪钟般响亮,就连路过的行人也纷纷被这浩大的声势所吸引,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驻足观望。
“好,好,好!”言老爷连赞三声,声音洪亮而又充满喜悦。他的脚步未停,大步向前走去。
他的目光深邃明亮,扫过众人时,脸上带着淡淡的笑意,让人如沐春风。
迎面而来的妻妾们,身着五彩斑斓的服饰,犹如一群美丽的蝴蝶,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她们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纷纷向言老爷投去温柔的目光。
“夫人、姨娘们,爷回来咯!”言老爷的声音充满了磁性,回荡在整个庭院之中。
“老爷!”曾姨娘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迫不及待地想要往前冲,去迎接言老爷的归来。怎奈,大夫人的人眼疾手快,抢先一步拦住了她。
“曾姨娘,请注意仪态。”陈嬷嬷和玲珑面容严肃,语气坚定地说道。
她们像两堵坚固的城墙,挡住了曾姨娘的脚步,让她愣是挤不过去。
“你们……”曾姨娘满脸不悦,眼中闪过一丝愤怒,但在众人的注视下,她也只能强忍着心中的不满,不敢作。
“老爷、一路辛苦!”言夫人仪态端庄,笑容满面地迎上前去。她无视身后的骚动,仿佛什么都没有生过一样,尽显当家主母的风范。
“夫人、好久不见!万分想念啊。”言宇珩毫不顾忌周遭的目光,张开双臂,直接给言夫人一个大大的拥抱。
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深情,让人感受到他对言夫人的思念之情。
“老爷、这么多人在呢!”言夫人面皮薄,在众人面前如此亲密的举动让她有些不习惯。她的脸颊微微泛红,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羞涩。
“都是自家人,无碍。”言老爷爽朗地笑着,他的笑声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在场每个人的心。他的性格依然如此开明豁达,不拘小节。
“恭迎老爷回府。”
“恭迎爹爹回家。”姨娘们仪态端庄,举止优雅,仿佛一朵朵盛开的花朵,散着迷人的魅力。
闺女们如花似玉,娇艳动人,她们的笑容如同春日里的阳光,明媚而又温暖。
儿子们俊朗潇洒,风度翩翩,言老爷看着他们,心中充满了喜悦和自豪,笑得格外爽朗。
“好好好,都好。”言老爷连连点头,眼中满是欣慰之色。
桃夭在言老爷进府后不久,便悄然退到了后厨。
对于这位老爷,桃夭从小的印象便是大方、开朗、俊逸,他是个标准的有才有颜的男人。
在桃夭的心中,言老爷就像一座巍峨的高山,让人敬仰,又像一片温暖的阳光,让人感到无比的安心。
“吩咐的羹汤要在老爷沐浴更衣前送上去。”桃夭神色认真,语气坚定地对身边的丫鬟说道。
“是,桃夭姑娘。”丫鬟连忙点头应道,随后匆忙地去准备羹汤了。
“膳食的准备可否妥当?”桃夭又转身询问厨房的管事。她的目光在厨房中扫视着,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都是按照姑娘吩咐的准备”管事小心翼翼地回答道,脸上带着一丝紧张。
“嗯,时辰上要按着更次,莫要轻慢。”桃夭微微点头,再次叮嘱道。
她深知老爷回府的重要性,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现丝毫的差错。
“是。”管事连忙应道,心中暗自佩服桃夭的细心和严谨。老爷回府,势必会多些平时用不上的药材。
供养女子,给予男子。阴阳调和,食补一直都是有钱人家的惯例。
还有今晚,守夜是少不得了。
为奴为婢的职业操守格言便是:老爷回府,必须轮番上阵。
“老爷,几月不见,想死奴家了。”一到前厅,曾姨娘终于获得了“言论自由”,她本性难掩,立马对着言老爷频送秋波。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妩媚和诱惑,仿佛要把言老爷的心都给勾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