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本王已娶 > 第42章 四十二 过渡(第1页)

第42章 四十二 过渡(第1页)

连雨年甩甩头,缠在沈青池指尖的青丝便似流水般垂落,被抻直的发尾弹回卷状,在风里晃了晃。

沈青池捻捻指腹,还能闻到一缕清香。

他笑了笑,直把连雨年笑得浑身不自在,才扯着他衣袖将人带进殿内,边走边问:“忙了一天,你想先吃饭还是先谈正事?”

以连雨年现在的体质,已经不需要寻常食物提供能量。

但吃饭不止是为消除饥饿感,也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

所以他毫不犹豫地回答:“边吃边说。我想吃香煎羊肋排。”

大盛有铁锅,圆底平底都有,煎炸蒸煮各类烹饪方式发展得齐全,许多香料、调料虽然珍贵,但宫里不缺,因而连雨年点起菜来百无禁忌。

择青刚把新一筐选秀折子搬下去,正守在殿外,闻言也不用沈青池吩咐,识趣地径自往膳房去了。

殿里静得出奇,直到两人落座,才从能让人立地成佛的檀香里剥离出点活气。

连雨年耸了耸鼻尖,奇道:“你怎么开始熏檀香了?”

“你不喜欢宁神香的味道,我又需要静心凝神,只好点檀香了。”沈青池拿起一封新折子看两眼,朱批一句“已阅,朕安”,便随手搁到一旁,咕哝道:“西南道的请安折写得越发花哨,这些年尽学花腔去了。”

听到他的吐槽,连雨年忍俊不禁,本想说什么,张了张嘴又咽回去,支颌看他在一堆请安折子里挑挑拣拣,满脸无奈又不得不批。

他问:“今年的请安折是不是比你登基头几年多?”

沈青池颔首:“是要多一些。很多以往把请安折子当借条写的地区,今年都规规矩矩地问候‘陛下躬安’,不再朝里面添加政务。”

说到这儿,他忽然顿了一下,语气中带出微妙的遗憾:“淮河一带今年本也可以这样的……”

连雨年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对觋的厌恶又添一层,面上却笑盈盈的:“放心,明年一定会有的,好饭不怕晚嘛。”

沈青池抽离思绪,扔了笔,换个位置倾身半靠着他,捏着他手指把玩:“你那一场大雨,是不是能根除淮河两岸的干旱情况?”

“你在想什么呢?改天换地是岁月的伟力,我家巫祖都做不到的事,你太看得起我了。”连雨年如实摇头,“造成淮南淮北干旱的原因多种多样,那是要用举国之力,以一代甚至很多代人的努力才有可能解决的难题,我所能做的,不过是用这场雨填一填淮河那些干透了的河床,让它短暂地恢复到数百年前的水量……无根之水,维持不了几年。”

连雨年说到这里,忽然心念一动,试探地道:“司天监掌天文地理,或许这个难题可以交给他们解决。治理一方水土非一人一时可贪之功,但若集思广益,聚沙成塔,未必不能完成这一壮举。”

他是见过这般壮举的,所以劝说沈青池时语气凿凿,坚定不移。

沈青池受他莫名的自信感染,也思索起这事可能性来。

靠人力改变自然的事,在大盛属于前史广阔,翻开史书去找,每一页都有。

神代以后,人族除短暂辉煌过一段时间的巫觋和今日的连雨年以外,再没有人能沟通天地鬼神,大到城墙堡垒,小到茅屋瓦舍,皆是由普通人辛劳铸成。

千年前的烽火边城,前朝的安定侯渠,莫不是贪天之功的国之重器。前者抵御外族千载,后者养活西南一方万万人,靠的也不是天地鬼神,而是一具具看似脆弱渺小的血肉之躯。

礼朝有烽火边城,安国有安定侯渠,他们大盛怎么不能争一个治理淮河干旱的千古功勋?

现在就迈出这一步,成则光耀史册,败也能为后人留下一些经验,左右不亏,国库也不像先帝时期那样缺钱,那就……

“待淮河堤坝落成,水位稳定,朕便扩招淮南淮北的司天监分部。”沈青池捏着连雨年食指的第二节指节揉了揉,唇角噙笑,“淮河水位回落的过程,便是重演这上千年淮河由泛滥到干涸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从中寻出干旱症结的机会。”

连雨年倒是没想到这一点,无辜地眨眨眼:“又给我误打误撞上了?”

沈青池轻笑,伸手捏捏他的下巴:“先生可真是我大盛的福星。”

连雨年瞥了眼他不安分的手,欲打不打:“……你最近越来越肆无忌惮了。”

“是啊。”沈青池承认得十分痛快,眉眼一弯,恶人先告状:“不都是你惯的?”

他嘴上说得理直气壮,心里却很明白,这其实是自己的更进一步的试探。有些事,无意识的时候做是顺其自然,被点破了就免不了纠结和尴尬。

沈青池自然喜欢连雨年无意识的纵容,却不想一辈子都这样不清不楚不明不白。他不是会站在原地等别人醒悟,把前进和后退的选择权交到他人之手的性子,不择手段地主动争取、明争暗夺才是他的风格。

他的感情观一如夺回南疆六城的那几场大战,目标明确、直至要害、所向披靡。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