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里,太后悠悠地说:“老姜要是还在,不知是否会后悔当时的决定。不过这也不能怪他。”
皇后不知从哪听说,六皇子会遇见一个能帮他登上皇位的天命之女。
这个女子是明渊五年出生,而且与六皇子有交集,于是就把那一年生的姑娘都招进宫里了。
老姜不想让姜菀菀被关在皇宫里,这才匆匆把她嫁了出去……
竹姑姑想起这些往事,也叹了口气:
“老奴真不明白,皇后为什么这么对付齐王!就是因为预言,到现在都没有能够让殿下成亲,他已经二十二岁了,整日只带着清羽长公主留的两孩子过,这样怎么能行呢!”
提到这个孙子,太后的脸上却露出了笑容。
“那小子不成亲,可不是因这个预言!”
老人家没点破,捻着佛珠喃喃:“儿孙自有儿孙福,哀家已经是老态龙钟,能帮的也不多了,将来的事情还是得靠他们自己去解决。”
……
从乌芒山离开后,姜菀菀没有急着回褚玉苑,而是先去了茶楼坐了一会儿。
果然如她所料,她和许家的事情已经在京城里传开了。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了一段时间,但人们谈论的热情依旧。
只不过这些传言已经被加工过了,与事实相去甚远。
流言蜚语在坊间肆意传播,早已偏离了最初的真相。
她被说成了十足的妒妇。
不仅不尊敬婆婆、不容妯娌,还恶意中伤养子。
民间舆论一边倒地支持许家把她休掉,称她是搅浑一锅好汤的老鼠屎!
许多人对此义愤填膺。
盼巧气得不行,想要冲上去理论,却被姜菀菀紧紧拉住了。
“小姐,他们说得都是假的,这么多脏水泼下来,就算离开了许家,您以后的日子也不会好过。为什么拦着我跟他们解释呢?难道就这样任由他们在背后指指点点吗?”
姜菀菀却不着急。
听着那些流言,像是在听别人的故事一样。
她心中明白,再多的解释也无济于事。
谣言一旦扩散,便如野火燎原,难以扑灭。
与其争辩,不如坦然面对。
“许家这么做,就是想博得别人的同情,从而给我施加压力。我如果越是愤怒地辩解,就越会显得我不讲理和善妒。”
盼巧终于在姜菀菀的安抚下恢复了一些理智。
她压低声音向姜菀菀问:“难道我们就只能忍受这种不公平吗?他们现在四处造谣,说您先是答应了三爷兼祧的事情,可如今又因嫉妒心作祟搞得家里鸡飞狗跳、不得安宁。一旦这些话被传到宫里,让皇后娘娘知道了,最好的结果也是不会允许您和三爷和离,最坏的结果就是治您的罪!”
盼巧说的话正中许家的意图。
这一点姜菀菀当然清楚得很。
她冷静地回答道:“我之所以选择不阻止谣言的传播,就是为了让这件事最终能被皇宫里的人知道!”
说完这句话,她的眼神渐渐变得冷冽起来,一边用手指轻轻敲打着桌面,一边说道:“这次许家挑起的石头究竟有多大分量,最后就会反作用力多大,砸得他们有多惨烈!”
二人在外面稍微停留了一会儿之后,决定返回许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