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书生故事的文言文翻译 > 第14章 邵士梅 顾生 陈锡九(第1页)

第14章 邵士梅 顾生 陈锡九(第1页)

邵士梅

前世恩缘?崇祯三年秋,济宁邵名士梅初任登州教授,官署银杏叶扑簌簌落满案头。忽有两张烫金名刺递入,“王鹤龄”“李松崖”的墨字洇着陈年水痕,他指尖抚过纸面,瞳孔骤缩——这笔迹,竟与梦中反复描摹的如出一辙。?“斋夫,某村可住着个塌鼻梁、左耳生痣的老汉?”邵生攥着名刺急问。话音未落,檐下已传来木屐声,两个白秀才携着霜气入内,其中老者耳际果然缀着褐痣。四目相对时,邵生忽觉胸腔里泛起陈年酒香,二十年前断头台上的血腥味竟与眼前松墨香混作一团。?“高东海可还康健?”邵生抓住老者衣袖。王鹤龄与李松崖对视骇然:“高兄冤死狱底廿载,只余弱子苟活,先生怎知这草芥之人?”邵生抚过官袍补子上的獬豸纹,笑中带涩:“我与他,原是生死之交。”?万历年间的登州府,高东海的草鞋踏碎青石板。当铺里,他掷出整袋铜钱:“这女娃的卖身契,我赎了!”村妇在他身后哭成泪人,怀里幼女还攥着半块糠饼。更漏三更,私会的老媪撞开柴门,官差的灯笼火把已染红半边天。?“人在我家!”高东海扯开汗衫,露出脊梁上的鞭痕。县衙地牢里,竹签扎进指甲的声响混着冷笑:“要剐要杀随你,休想攀扯旁人!”血水滴在青砖缝里,蜿蜒成河。那夜子时,邵家产房传出婴孩啼哭,接生婆捧着襁褓惊叹:“这娃儿掌心竟有血痣,活像刚攥过刀。”?邵生骑着青骡踏进村口那日,高家破屋正漏着秋雨。高妻鬓如霜,见他腰间玉佩,突然伏地痛哭——那纹样,与亡夫贴身收藏的半块丝绦坠子严丝合缝。消息传遍登州,都说新上任的教授是死囚转世报恩,却不知邵生夜半常对月持杯,酒液里晃着两个时代的月光。

顾生

奇梦医眼

江南的顾生,因事客居在齐国故都临淄(稷下学宫所在地)。一日,他的眼睛突然肿得厉害,又痛又痒,昼夜不停地呻吟。找遍了当地的郎中,尝试各种药方,却都不见效。就这样痛苦地捱过十几天,疼痛才稍稍减轻。

从那以后,每当顾生合上眼睛,眼前就会浮现出一座巨大的宅院。那宅院足有四五进,每道大门都敞开着。在最深处,隐约能看到有人影往来,可离得太远,怎么也看不清模样。

这天,顾生正闭着眼睛,凝神注视着那座宅院。恍惚间,他竟感觉自己的身体飘了起来,不知不觉就进了宅门。一连穿过三道门,都没见到半个人影。前方出现一座南北走向的厅室,屋内地面铺着红毡。顾生好奇地往里张望,只见满屋子都是婴儿,有的坐着,有的躺着,还有的在地上爬,密密麻麻,数都数不清。他正惊愕疑惑时,一个人从屋后走了出来,看到顾生,惊讶地说:“小王子说有远客在门口,果然没错。”说着便热情地邀请顾生进去。

顾生心里直怵,说什么也不敢迈步。那人再三催促,他才战战兢兢地跟了进去。顾生小声问道:“这是什么地方?”那人回答:“这是九王世子的居所。世子的疟疾刚刚痊愈,今天亲朋好友都来庆贺,先生您来得正巧,赶上这场喜事了。”话还没说完,就有人急匆匆跑过来,催促他们赶紧过去。

不一会儿,顾生被带到一处地方,但见雕梁画栋,朱红栏杆环绕。一座大殿坐北朝南,足足有九间屋子那么宽。顾生拾级而上,只见殿内宾客早已满座。正中间坐着一位少年,面朝北方,顾生猜想这便是王子,赶忙趴在堂下行礼。满堂宾客见状,纷纷起身。王子亲自将顾生扶起,让他坐在东边的位置。

酒过三巡,鼓乐声骤然响起。一群身姿曼妙的歌妓登上厅堂,开始表演《华封祝》。戏才演到第三折,就听到客栈老板和仆人在床头大声呼喊,叫顾生去吃午饭。那声音清晰真切,顾生心里慌了,生怕惊扰了王子,急忙借口去换衣服,匆匆退了出来。他抬头一看,太阳正当头,仆人正站在床前。顾生这才惊觉,自己一直都没离开过客栈,刚才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梦境。

顾生心里惦记着还没看完的戏,等仆人关上门离开,他迫不及待地闭上了眼睛。果然,那座熟悉的宫舍又出现在眼前。他急忙沿着原路返回,可路过之前满是婴儿的地方时,却现婴儿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几十个头蓬乱、背如弯弓的老妇人,她们或坐或躺,看到顾生,立刻恶语相向:“哪里来的无赖,竟敢跑到这里偷看!”

顾生吓得魂飞魄散,也不敢辩解,撒腿就往后庭跑去。一进大殿,他赶忙在原位坐下。这才现,王子下巴上的胡须不知何时长了一尺有余。王子见到顾生,笑着问道:“你刚才去哪儿了?剧本都演到第七折了。”说完,拿起一个巨大的酒杯,示意顾生罚酒。

过了一会儿,戏演完了,歌妓们又呈上剧目单请宾客点戏。顾生点了一出《鼓祖娶妇》。歌妓们随即用椰瓢斟酒,那椰瓢大得惊人,足足能装五斗酒。顾生连忙离席推辞:“我眼睛有病,不敢贪杯。”王子听闻,说道:“你眼睛不舒服,正好这里有太医,让他给你瞧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东边座位上的一位宾客立刻起身走来,用两根手指轻轻撑开顾生的眼皮,拿出一根玉簪,挑了些像油脂一样的白膏点进他的眼睛里,叮嘱道:“闭上眼,小睡一会儿就好了。”王子命侍女将顾生引入内室休息。顾生躺在柔软的床榻上,只觉四周帐幔飘香,不一会儿便沉沉睡去。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刺耳的锣声将顾生惊醒。他迷迷糊糊地以为戏还没演完,睁开眼睛一看,原来是客栈里的狗在舔油灯的锁,出阵阵声响。神奇的是,困扰他许久的眼疾竟然消失得无影无踪。顾生再闭上眼睛,那座神秘的宅院却再也没有出现过,仿佛一切只是一场奇幻的梦,却又真真切切地治好了他的眼疾。

陈锡九

孝行感天

暮色笼罩着邳州小城,陈锡九望着家徒四壁的屋子,又看了看手中泛黄的婚书,心中满是苦涩。父亲陈言曾是当地名士,与富室周家定下婚约,将周家女儿许配给他。可如今父亲游学秦地多年音信全无,陈家也因屡试不第而家道中落,周家渐渐有了悔婚之意。

这日,周家派来的老媪趾高气扬地进了门,手中提着食盒,尖声说道:“主人让我来瞧瞧小姑姑饿死了没!”陈母涨红了脸,尴尬得说不出话。女儿强笑着要接过食盒,老媪却一把推开:“别碰!自从你嫁进陈家,可曾送回过一杯温凉水?这是我家的东西,怕是老太太也没脸吃!”

陈母气得浑身抖,正要争辩,锡九从外面回来了。问清缘由后,他怒火中烧,一把揪住老媪的头,左右开弓,将她打得哭爹喊娘,狼狈逃窜。

周家见势,第二天就来接女儿回家。女儿哭着不肯走,可周家带来的人连拉带拽,母亲也含泪劝她先回去。女儿一步三回头,登上了马车。没过几天,周家又派人来逼锡九写离婚书,母亲无奈之下,只得让儿子照做,心中只盼着丈夫早日归来,再做打算。

不久,从西安传来噩耗,说陈言已经去世。陈母本就忧思成疾,听到这个消息,一口气没上来,也撒手人寰。锡九跪在父母坟前,哭得肝肠寸断。为了安葬母亲,他卖掉了仅有的几亩薄田。

处理完后事,锡九怀揣着仅有的干粮,踏上了前往西安寻找父亲尸骨的路。他白天在街头乞讨,晚上就睡在破庙之中。这日傍晚,他路过一片乱葬岗,突然冒出几个人拦住去路,索要饭钱。锡九连忙解释自己是异乡人,实在没钱。那些人恼羞成怒,将他按倒在地,用破棉絮塞住他的嘴。

就在锡九觉得自己要命丧此处时,突然有人大喊:“官府来了!”那些人慌忙逃窜。朦胧中,锡九听到一个熟悉的声音:“这是我的儿子!”他费力地睁开眼睛,眼前的人竟然是父亲!

原来父亲已成了太行总管。他带着锡九来到一处官署,在这里,锡九惊喜地见到了母亲和妻子。母亲告诉他,妻子是父亲接来的,等他回家就送回去,还说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会赐他万两黄金。

父亲详细地告诉锡九埋葬之处,又给了他一些盘缠,叮嘱他回家,向周家索要妻子。锡九骑着快马,日夜兼程回到了家乡。

此时的周家,已经将女儿许配给了杜中翰,婚期将近。女儿得知后,绝食抗议,奄奄一息。周家本想等女儿死了,以此泄愤,见锡九来要妻子,便将女儿抬了过去。

锡九将气息微弱的妻子安置在床上,正手足无措时,妻子竟悠悠转醒。两人劫后重逢,抱头痛哭。

可生活的磨难并未结束。锡九因为家贫,被周家诬陷为盗贼,关进了大牢。好在太守是父亲的门生,得知真相后,严惩了诬陷者,还四处宣扬锡九的孝行。

此后,锡九的生活渐渐有了起色。一日,周家因事入狱,女儿得知后悲痛欲绝。锡九不计前嫌,前往郡里为岳父说情。周家出狱后,家中又遭盗贼,不久便因病去世。

女儿梦到父亲托梦,请求锡九帮忙。锡九二话不说,前往太行,为岳父祈福。

历经磨难,锡九一家的生活终于走上了正轨。他的孝行不仅感动了天地,也让一家人苦尽甘来。此后,锡九常常教育子女,做人一定要孝顺,因为善有善报,孝行终会得到上天的眷顾。

喜欢书生们的故事请大家收藏:dududu书生们的故事小说网更新度全网最快。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