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腐书网>从射雕开始的穿越 > 第33章 纷至沓来(第1页)

第33章 纷至沓来(第1页)

方休脸色不变,只是轻轻点了点头,随即跟牛大姐抢起了肉串,话说他也饿了。

不过方休的心头却忍不住吐槽:‘我就知道,武侠小说里夜宿破庙必然有事发生,都快成定律了。只希望过一会儿这帮人真的搞得定,不要被人反杀,殃及我这小鱼才好。’

一群人缩在破庙里撸串,牛大姐不过瘾,还拿出了酒葫芦,不过被陆大哥阻止了。

余小五烤完所有肉串,还跟人抢的不可开交,总算顾得上方休了。

“小兄弟,你这十三香简直绝了,我余小五喜欢下厨,自问有点能耐,没想到今天碰到了高人,要是错过今日,我必然与小兄弟痛饮几杯,虚心求教。”

“余五哥客气了,厨艺本要相互交流才对,我与余五哥是同好,我向来相信一句话: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

“世间唯美食不可辜负,…………。”,余小五默默的念了几遍,整个人像是被点亮一般,他一下从地上跳起,手舞足蹈对方休说:“小兄弟说的好,我怎么想不到这么好的话语,就冲这句话,我今天就没白来。

可惜今天要做事,不能喝酒,有肉无酒实乃憾事,等今晚之后,我余老五肯定跟小兄弟你痛饮三杯。”

“去去去,小武兄弟还是个孩子,哪能喝酒,你可别带坏他。”,牛大姐一边撸串一边说道。

“二姐,小武兄弟已经十岁了,当初我才三岁就被你灌了一碗烈酒,差点醉死,你咋不说是你带坏我的。”

姐弟俩互怼,现场一片笑声,这时方休眉毛一挑,看向了破庙门外,不再说话。

过了几个呼吸,陆大哥和牛大姐也先后发现,将注意力转过来,默默的盯着外面,论内功修为他们远胜方休,但方休的敏锐五感让他比任何人都能先发现外面的变化。

狂风暴雨足以掩盖所有痕迹,方休也是对方距离破庙一百多米左右时才发现有人靠近。

只有一个人,脚步声沉稳有力,一步一步,丝毫不受风雨影响,在方休的感应中,此人每一步迈出的距离都不差分毫,好像跟尺子量过一样精准,且每一步都踩得极为扎实,入土三分,此人下盘功夫非同小可。

来者不善啊,方休心中正思索着,对方已经来到破庙门口。

“阿弥陀佛,贫僧天石途径此地,错过宿头,烦请在此借住一宿,还请各位施主行个方便。”

原来是个和尚,方休穿越至今还没见过南宋和尚,心中立刻有了三分好奇,不过混江湖的和尚可都不好惹。

陆大哥朗声应道:“大师不必客气,都是江湖中人在此借宿,大家彼此方便。”

天石听罢双手合十行了一礼,抬腿迈过门槛,方休打眼望去,年龄大概三十多岁,个子不高,腰板挺得笔直,非常精悍,和尚手掌处有多处老茧,明显擅长手上功夫。

天石进屋后只是稍稍打量了方休等人,然后对着庙中连头颅都不见的神像躬身行礼,一个人走到破庙的角落坐了下来,之后便不再言语,闭目打坐。

陆大哥等人也将注意力转移回来,只有一个兄弟座位稍稍一转,保证自己能随时看到天石的一举一动。

方休知道,这个天石和尚只能算是乱入,并不是陆大哥他们今晚等的正主。

有了和尚乱入,火堆旁众人笑骂声小了一些,大家的烤肉也吃得差不多了,这时破庙外又有人在靠近。

这回是两个人,一男一女,头戴斗笠,衣服都被大雨淋湿,但看得出衣着华贵,绝非寻常人家。

两人将头上斗笠摘下,那女子看似接近三十岁了,身穿双蝶绣罗裙,头戴金钗,手腕处有一翠绿的翡翠玉镯,晶莹剔透,即便脸色苍白却也难掩几分雍容,她也看了火堆旁众人一眼,微微躬身行礼。

另外一人却只有二十出头,头戴宋朝最常见的官帽,前额处镶嵌一块翠玉,五官俊秀,齿白唇红,只不过眉眼之间多了几分轻浮,眼神飘忽,他的注意力全在女子身上,一进来就嘘寒问暖,完全没有搭理旁人。

“娘子,这破庙荒废不堪,着实委屈你了。”,说罢他略微环视一圈,拉着女子来到破庙大堂另外一侧,离方休几人远远的,搬过一块石头,扫去上面灰尘,这才扶着女子坐下。

接下来,他把神像周围的神龛拆下,又弄来一些枯枝围在一起,转身走到陆大哥等人面前,向牛大姐扔出一块碎银。

“一钱银子,换你们一根柴火。”,不待众人同意,他自顾自的从火堆里检出一根烧的正旺的柴火,转身回到女子身边,用柴火将那些木块枯枝点燃。

“娘子,你先烤烤火,这鬼天气,要是你因此受了风寒,那我钱阳非心疼死不可,在我心中,娘子可受不得一点委屈。”,说罢他更加小心的伺候起来,还从怀中拿出干粮。

“娘子,你想必饿了,先吃点干粮垫垫肚子,明日到了庆元府,我请你去状元楼吃状元鸡和花雕蒸黄鱼。”

女子从坐下以后就面沉如水,一直低着头不言不语,对男子的殷勤伺候恍若未觉,那男子也不以为意,反而更加表现的更加卖力。

方休现在就如在看狗血爱情剧一般,一个舔狗对着富婆百般讨好,小心伺候,富婆既不待见也不拒绝,任由舔狗围着自己打转,给予自己足够的情绪价值,这种事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都不少见,方休又有点前世刷视频的感觉了。

倒是旁边的牛大姐小声骂了一句小白脸,明显对小白脸和狗粮表示了强烈的不适应。

这一男一女进庙后大概两炷香时间,野庙外又来了不速之客。

这回是一个身着蓑衣的壮汉,身量极高,起码一米八多,在这个时代算是巨汉,他怀里似乎抱着什么,右手提着一杆长枪,挺胸昂首,踏步而入。

一进庙中,壮汉将长枪倒插入地面,铛的一声,入土一尺,枪杆子丝毫不颤,竟是一杆全由金属打造的点钢枪,枪头处略微带着金色。

方休微微皱眉,这位看来才是真的来者不善。

宋朝武林人士行走江湖,随身多是携带刀剑,白蜡杆的长枪都不多见,更别说是一杆铁枪,这杆枪有一丈长,小孩胳膊粗细,起码五六十斤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