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堂,一个历史上颇有名气的地方。
传说,汉灵帝刘宏卖官鬻爵得来的大量钱财,全部被藏在此处。
他以这些钱财建立了北军,然后依靠北军,掌握了洛阳实权,成为东汉后期少数实权天子之一。
如果能再给刘宏一些时间,说不定他能挽回东汉的颓势。
但很可惜,北军刚建成不久,刘宏就去世了。
其后就是董卓进京,废立天子等事件。
这支刘宏费尽心血建立起来的北军部队,最后大部分落在董卓手中,少部分被袁术带走了。
诸侯割据早期,袁术的实力为什么那么强?
就是因为他瓜分了一部分北军部队。
这对其他诸侯刚建立的部队,完全是降维打击。
可惜袁术本人太废,一手好牌打的稀烂。
纵然是天胡开局,也被他搞了个死无葬身之地的下场。
龙气三国世界的千金堂,跟历史三国中的千金堂定位差不多。
同样是刘宏用来储藏钱财的地方。
但不同的是,这里不仅有海量钱财,还有大量秘术。
毕竟在龙气三国中,龙气秘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季秋跟着史阿走进千金堂,首先看到的是四十六块巨大石碑。
每块石碑高有三丈,宽一丈,上面密密麻麻雕刻着碑文。
众多儒生围坐在石碑前,正在奋笔疾书,抄写碑文。
“这是……熹平石经?”季秋心中一动,突然问道。
史阿笑道:“季公子好见识,这正是熹平石经!”
正常历史上,《熹平石经》是最早的官刻儒家石经。
汉灵帝熹平四年,议郎蔡邕等奏求正定六经文字,得到灵帝许可。
于是,参校诸体文字的经书,由蔡邕等书石,镌刻四十六碑,立于洛阳城南的开阳门外太学讲堂前。
碑高一丈许,广四尺。
所刻经书有《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
除《论语》外,皆当时学官所立。
石经以一家本为主而各有校记,备列学官所立诸家异同于后。
《易》、《书》、《礼》三经校记不存,无可考;
《诗》用鲁诗本,有齐、韩两家异字;
《公羊传》用严氏本,有颜氏异字;
《论语》用某本,有盍、毛、包、周诸家异字。
共约二十万零九百一十一字。
这对纠正俗儒的穿凿附会,臆造别字,维护文字的统一,起了积极作用。
龙气三国中,同样有熹平石经。
这里的熹平石经也同样是记载了《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和《公羊传》、《论语》。
只是这七经在龙气三国中的作用,与历史三国中却是截然不同。
这七经皆为后天秘术!
而且与寻常后天秘术不同,修炼这七经,并不需要特殊资源,只需要独特天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