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小海呆了3天,归心似箭,不顾周哥夫妻的挽留,依然踏上了回程的列车。
回到家,心理上一阵轻松,虽然房子很破,路也不好,但是久违的熟悉感还是让人心情舒畅。
郑小雪看到赵小海回来,本身还和别人有说有笑的,马上眼圈一红,差点掉下泪来,着急忙慌的就开始给赵小海做饭。
江浙那个私活黑市收到了惨重打击,恐怕一时半会也恢复不过来,但是和走私的上家建立关系之后,货源还是没问题的,他们也知道销售渠道被打击后,需要稳定的采购方才能正常运转下去。
所以给自己一个很优惠的价格,也不用担心奸商坑人的问题了。
现在钱包里的8000块钱没有进货,可以考虑扩大销售来使用,卖的越多,挣的钱盖房子越没问题。
赵小海一边盘算着一边去了当库房的屋子,把空间里的东西放出来。
当时一路狂奔,其实他自己也不知道究竟拿了多少东西,现在好好盘点一下。
默念取出,空间里的东西全部爆了出来。
摆满各种表。
赵小海仔细数了一遍,电子表1875块,石英表351块,机械表也不少,有228块。
因为是抢的,所以样式很是杂乱。
地上,
还放着3台收录机,一箱子磁带,还有一台21寸索尼大彩电。
拿出纸笔,
赵小海大致计算了一下。
电视机留着自己用,收录机留下一台,剩下的卖掉。
电子表、石英表、机械表、估计了一下各卖什么价格。
东西多了肯定不能按照零售价格走了,要拿出来一部分给销售人员发提成。
最后得出的利润总数是。
八万多不到九万。
万元户概念现在炒的很热,这年头,八万块绝对是一笔巨款,赵小海激动的挥舞了一下拳头,给自己一个鼓励。
果然这把赌对了。
如果想要赚到这么多钱,他最少还要跑几趟才行,而这次不仅拿到这么多货,还一分钱没花。
不过经过计算他发现,
赚钱的大头还是手表类,至于那些电器,数量少、资金占比大、占用空间大,赚到的钱和手表比只是个零头。
这也更加坚定了赵小海大力发展手表的决心。
下次进货全部都进成手表,毕竟在八十年代,手表可是三转一响的四大件之一。
想要快速的把产品卖出去,就要建立自己的销售渠道。
没有销售人员,光靠自己去卖,嗓子喊冒烟了都不行。
想要指挥好销售团队,第一件事就是把通讯搞起来,不然沟通是个麻烦事。
听到郑小雪喊饭好了,赵小海从库房屋子里退出来。
出门先把库房给锁上。
这些事和谁都不能讲,哪怕是枕边人也不恼让她知道空间的存在。
赵小海一边吃饭,一边听着郑小雪的絮絮叨叨的说的话。
不是谁想赊账啦,就是谁买东西时候想占点便宜了,郑小雪说的时候还有点气鼓鼓的,认为自己吃亏了。
不管咋说,郑小雪真的把这里当成家了,很有老板娘的代入感。
赵小海心里暗笑,一句话也不接。
接了这些话就是找事,女人说话的时候很多时候都是在说自己的情绪,而不是事实。
让她随便说就行了,不要管那么多。
终于等到她唠叨完,赵小海才开口说道。
“小雪,我捉摸着吧,咱们的小卖部装上一部电话。咱们镇上一共就6部电话,咱们小卖部有电话以后,生意肯定好。”
赵小海一说完,郑小雪马上睁大了眼睛。
“这个好噻,镇上的电话好几部都是单位的电话,平时人们想打个电话还要等,咱们小卖部有电话了,来买东西的人打完电话不买包烟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