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与人辩论的时候,书生还不禁望了眼白狐,流露出些许笑意。
白狐趴在宣纸旁,晃了晃自己的尾巴。
书生抬手,摸了摸白狐,方才落笔,一气呵成地写下了首关于边塞的诗。
在书生收笔后,这首诗就由人,送到了老学究的手上。
老学究一看到这首诗,双眼就禁不住一亮,连连点头,“好好好。”
然后,这首诗就由人给大声地诵读了出来。
这诗开头第一句,那描写边塞风光的景,便跃然纸上,不少人拍手叫好。
有人默读着,开始品味这首诗,也有人拿出纸笔,开始纪录这首诗。
坐在雅间里的公主,也不例外。
待这首诗诵读完,在座之人都纷纷露出了赞叹之色,
没有描写边塞的艰苦,也没有描写边塞的战争,只是写出在这中秋之夜,边塞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可即便只是这样,仍旧打动了无数人的心。
因为将士们的思想中,也透露出了保家卫国的信念,因此而不归。
在座都是读书人,自然能够看懂,也才更为佩服。
“子瑜不愧是有才子之名,这首诗,必然有将会是一首传世之作。”有人赞叹。
“恩,我认为,此诗当得诗会头筹。”
“赞同。”
“诸位谬赞了。”书生拱手,“这首诗也是经过我先前无数次的完善,最终成稿之作,不值一提。”
立马有人回礼,“子瑜兄过谦了。”
眼看着书生与一众读书人交好,之前那个挑事之人,不由恨恨咬牙,眼里满是嫉妒。
但已无人关注他,甚至他身边的友人,都默默远离了他。
书生却是对着他微微一闪,没有什么特别的含义,但落在那人的眼里,却分外扎眼。
就仿佛书生是一个品德高尚之人,而同为读书人的他,却有着龌龊的心一样。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书生就是这面镜子,让他自惭形秽。
“卡。”
“过了。”导演赵光轻松地说道。
宴弥点点头,“恩。”
这对他们来讲,完全只是常规操作。
宴弥先去休息了。
倒是罗艺,十分在意,“导演,我刚刚表现得怎么样?”
导演赵光的目光落在罗艺的身上,又露出了那仿佛要骗小孩糖吃的笑容,说道:“恩,不错,我发现你在表演上,还是很有天赋的,再接再厉,我相信总有一天,你爸会为你感到骄傲。”
罗艺一听着话,顿时兴奋了,道:“谢谢导演。”
说罢,罗艺便离开了,去了个无人的角落,开始打电话。
宴弥虽然与罗艺相隔些距离,但其实也不算远,然后,宴弥就听到,罗艺那压低的声音,带着难掩地兴奋,说:“喂!妈,我给你说,今天我拍戏,都是一次过!导演还夸从没有见过比我还有天赋的人!还说这部戏播出后,一定会让人刮目相看!说我总有一天会成为世界巨星!”
宴弥拿着剧本的手一顿:“???”
如果不是刚刚罗艺去赵光那里寻求认可的时候,他没走得多远,将他们的对话听得一清二楚,他还就真信了罗艺的邪。
宴弥看着那窝在墙角的罗艺,神情变得复杂。
原来,导演赵光的话听在他的耳里,有这么多的意思包含在里面吗?
那边,罗艺还在继续说着,“妈,你相信我,总有一天,我会让家里的荣誉上,多一个我的名字。我已经不再是和从前的我了,我不会再让你们因为我,而被人嘲笑!我要让你们用我,去笑话别人家的孩子!”
宴弥:“……”
让他父母用他去笑话别人家的孩子,这个志向……还挺高的哈?
宴弥不禁摇了摇头,至少这份上进的心,还是可取的。
罗艺在那里不停地絮叨着,大概过去了一刻钟的样子,罗艺没有词了后,才最后说道:“妈,你记得把我刚刚的话,告诉给我爸,让我爸也高兴高兴,谢谢妈。”
说完,罗艺便喜滋滋地挂了电话,就在宴弥以为罗艺终于消停了时候,罗艺又给人打了个电话出去。
“喂,耗子,你哥我马上就要成为世界巨星了,你马上就要有一个世界巨星的兄弟了,是不是觉得很荣幸?”
罗艺那无比嘚瑟的声音,传入到宴弥的耳中。
宴弥:“……”